四依靠:第一部分——依靠法,不依靠人

Vairocana Buddha

今天早上我想写一篇有关四依四不依的文章,因为我有一个朋友最近离开了他的宗教团体,而我对这件事情有所感触。这样的事情我耳濡目染过太多次,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我猜想佛也许预料到了未来的修行者会有迷惑,所以他提出四依,以帮助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1. 四依是:
    1. 依法,不依人。
    2. 依普世真理,不依世俗道理。
    3. 依意义,不依文字。
    4. 依智慧,不依意识分别。

~~~~~~~~~~~~~~~~~~~~~~~~~~~~~~~~~~~~~

很明显的,要依法的意义是要防止个人崇拜,因为后者会冲淡灵性的信息。这是有关修行者的态度,而不是老师的资格。最有名的例子便是阿难,他以为做佛的随从就可以不用从内心寻找真理。

所有的宗教都有这样的问题,不仅仅是佛教。当一个组织的领导者变得比其组织的使命更重要时,这种情形便会发生。所以有许多人情愿自己修行,而不愿拜人为师。可是这种做法是否正确?

要培养精神生活,有一个老师指导是非常重要的。禅宗是一个依靠仪式和教条的传统,它的存在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的师徒关系传下来的。没有一个觉悟的师父来指导并肯定学生的理解和经历,禅宗几乎是不可能流传下来的。学生不可能单从文字上觉悟。中国和日本的禅宗师父及元老都曾经有师父教导并鞭策他们。那么,我们又如何“依法,不依靠人”呢?

依法,不依人”并没有不用老师就可以修行的意思。在禅宗公案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师父的言行会让学生的执着涌上台面。在这个时候,学生可以依法,或者依人。

如果学生依法,当困难的情况发生时,他或她会观自己的本心。这个情况便是一个训练自己的机会,去解除习性的执着。这就是启示的目的。

反之,如果学生依人,他或她就会想从师父处得到答案。他会把他的烦恼投射到环境或师父身上,又回到习惯性的态度和情绪,换句话说,他会迷失,不会学到任何新的东西。如果修行者不修本心,就没有解脱的可能。

当我们能够观自心时,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智慧便能自然地升起,来指导我们的行动。

你有没有经历过跟环境或师父有冲突的时候?你是如何处理该经历的?你有没有真正依法?

Share this post

  • Subscribe to our RSS feed
  • Share this post on Delicious
  • StumbleUpon this post
  • Share this post on Digg
  • Tweet about this post
  • Share this post on Mixx
  • Share this post on Technorati
  • Share this post on Facebook
  • Share this post on NewsVine
  • Share this post on Reddit
  • Share this post on Google
  • Share this post on LinkedIn

Leave your respo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