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生命

對‘業’的恐懼
Posted on 09.24.11 | by admin

佛家講‘業’。人們經常把它比喻作一個財務系統:你向某處拿了錢,你得還回去。你借錢給某人,他也必須把錢還回來。

 

如此看‘業’是以恐懼和貪婪為基礎的。要是生命對你的要求過多,你說你有惡業。要是環境和眾人善待你,你說你有善業。善與惡是以你的恐懼或貪婪衡量的。

 

真正的業是你的心量。它愈窄,你對環境與眾人的要求就愈多,你愈覺得自己被惡業纏身;它愈寬闊,生命給予你的也愈多。

你相信什麼?
Posted on 08.31.11 | by emptikloud

想一想一件你曾經非常相信,而且能驅使自己生命的事情,你以為它永遠不會改變,而如今你卻對它失去了信心。它也許是一個成就,一份感情,或一種宗教哲學信仰。無論它是什麼,它是一種信念。

你記不記得有過這樣的信念?

 

如果記得,把它和今天你相信的一件事做個比較。你今天的信念是否比以往的強?你覺得會不會在以後失去今天有的信念?

 

如果你不記得對任何事情有很強的信念,那麼過去的生命推動力在何處?如今的生命推動力又在何處?

什麼是你的依靠?
Posted on 08.09.11 | by emptikloud

當生活裡有困難時,你有什麼依靠來支持你?

你能否透過閱讀一本精彩的書、看看風景或逛逛公園得到舒緩?你是需要「發洩一下」還是乾脆「不去管它」?吃東西、聽音樂還是吞一兩片藥?或者請個按摩師給你按摩?

 也許你需要的只是好好地思考一下,想出個所以然來。也許你的宗教或人生觀可以幫助你,給你力量與恒心。你的哲學觀可以讓你覺得一切都是虛擬的,或一切都是真實的。你可能以為它是上帝的指示,或生命裡該學的一課。或者你也可以分析它的利弊,然後決定如何去處理。

也許你試著以實際的態度去接受它,而不去想太多。也許你置身事外地去看待它,認為它是業,對大環境有好處。要是你能找到某種解釋,你覺得一切就會比較容易。當然你也可以管理一下自己的情緒,讓自己高興起來,或流眼淚發洩一下。告訴自己沒事,或去請教心理學醫生。你可以在宗教裡找答案,或求救于親戚朋友。把它發表在「脸书」上,看看能否找到有同感的人。

你甚至可以試著積極地看待這一切,多多打坐,去超越它。你可以多看點書,或少看點書;多多祈禱,或減少祈禱;更為放鬆或少工作一些;多思考,或少思考;度假去,把一切拋到腦後,到國外住一陣子,結婚,離婚,多留在辦公室,與孩子更親近,找個嗜好,或找個朋友;尋找一些刺激,或者閉關求靜。

當生活有困難時,你最喜歡哪些處理方式?

最終,真正的問題是:你確定這一切都會進展順利嗎?可以讓你無憂無慮的地方在哪里?你已經到那兒了,還是這只是一個想法而已?

無形的東西
Posted on 07.29.11 | by emptikloud

一天禪師問剛出家的和尚:「你能不能抓到無形的東西」

和尚回答:「可以!」

「抓給我看。」

於是和尚舉起雙手在空中舞動,然後做出抓握的動作。

 

師傅說:「你並不知道如何抓住!」

和尚說:「那師傅抓給我看看?」

 

禪師一手抓住著和尚的鼻子然後用力捏。

和尚痛得大叫:「快放手!好痛!」

師傅說:「無形的東西就是這樣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