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開始

電子智慧
Posted on 10.28.11 | by admin

 

早上有一點悲傷感,也不想知道電子郵箱裡有什麼郵件等著我。數不清的郵件中的第一件是‘每周智慧’,這是喜愛看妙參和尚啟示的讀者可以收到的郵件。這些啟示肯定不是為每一個收件者特別選擇的。

 

「我們的慣性思維是我們的心念在我們不防止它抄捷徑時所走的方向。」

 

摘自妙參和尚「但用此心」一書。

 

哇!這好像是為我講的!慣性思維這種講法比「死胡同」聽起來高貴多了。我們的想法有時會撞入死胡同:沒有人愛我,我是一個壞人,我永遠學不了任何東西,別人總在欺負我,我永遠跟不上去,我永遠找不到合適的對象…

 

撞進什麼樣的死胡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承認死胡同是自己要撞進去的。我們不但自己要進死胡同,死胡同也是我們自己造的,而且我們每天在死胡同裡越走越遠,除非我們已是覺者。我們的心念總是負面的,我們又想去證實這些心念是正確的,最終證明了我們無法主宰生命。

 

可是,和尚說我們是有選擇的。我們可以繼續製造這些負面的心念並停留在死胡同裡,或者我們可以放下這些負面心念。許多我們以為是事實的事情其實都是慣性思維所產生出來的錯覺。情緒則比較複雜。當我講我的環境時,我通常指的是我的情緒或情緒的投射,我這天的經驗,我的‘現實’等等。

 

要有一個新心念是需要一點—有時很多—努力的。有時是可怕的。是誰說我們可以放棄舊的負面心念?誰說有這個必要?

 

今天早上的「每周智慧」讓我走出了死胡同。其實也不是什麼死胡同,只是有一點悲觀,一點沒意思的感覺。一個小小的啟示讓我意識到我的悲觀是因為我自己製造了悲觀的心念。我決定去想不同的心念。我的悲觀感並沒有離開,可是我把自己跟它分開,向它說:「我看到你了,而你不是我!」在我做了小小的努力不再停留在死胡同之後,我可以微笑了。

 

就是因為郵箱裡的那個小小的禮物,我可以繼續看我的郵件了。

一杯茶
Posted on 10.18.11 | by admin

媽媽總是對我說,爐上被緊盯的那壺水永遠煮不開。她說我會在最不會去找的地方找到我要找的東西。以前我想懂,可是不懂她這些話的意思:爐上的那壺水當然會煮開。如果我知道向何處看,我當然會找到我要找的東西 。

 

在渡過繁忙的一周後,今晚我想煮點茶喝。我看著爐上的那壺水,想著媽媽以前講的話。我也想著妙參和尚,和他擁有的可從釋迦摩尼佛追溯起的智慧。壺裡的茶葉是散的,不是茶葉袋。自從我開始參與妙參和尚所寫的書籍有關的工作後,我已經學到了很多與茶有關的事情,而茶也是我所學到的東西的開始。

 

我想到一年以前的時候,那時我已經編輯了妙參和尚的「但用此心」這本書。和尚要到休士頓來指導禪修課程,與知識分子和其他團體會面,並與Pittman McGehee 一起上‘當東方遇見西方的時候’節目。這個節目是Rice大學Boniuk宗教包容中心和我們的出版公司Bright Sky Press一起贊助的。我那時覺得編輯和尚中翻英的書讓我學到了許多東西,可是我不知道對和尚的訪問該做如何的期待。我不知道和尚與曾經是我的教會主任牧師的Pittman會如何互動,也不知道被邀請來的朋友們是否能了解和尚的深奧見解。我那時好像就是在緊盯著一壺水,看它什麼時候煮開。

 

今晚,我期待著妙參和尚再次訪問休士頓。下星期他會再來指導禪修課程,與知識分子和其他團體會面,並與我長久敬佩的Sam Karff 拉比 一起上‘當東方遇見西方的時候’節目。我非常興奮地等待下星期的到來,因為我的朋友,和整個休士頓的市民,都可以從這樣的活動裡聽到精闢的見解。自從上次的訪問以來,我編輯了和尚的另一本書,「本來清淨」。我對和尚的智慧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我相信這本書對欲尋覺悟之路的朋友們肯定有幫助。

 

水開了。茶也可以喝了。我還是不太確信我要找的東西在什麼地方,可是我很高興有和尚的兩本書可以看,並且可以嚮往他再一次的到來。智慧來自不同的地方,喝茶總是一種享受。

表達自己 !
Posted on 06.01.11 | by admin

我們正在編輯和尚的下一本新書《本來清淨》的英文版。這個過程非常有意思,每當我工作時,我總會學到一點新的東西,這不是出乎意料的事。編輯過程也讓我對和尚所教的有新的了解,這就像是一種意外的收獲!

我們的做法是:和尚用中文寫書。這區區一點已經讓我有了新的了解,因為我從來不知道中文有多少種。和尚用他的母語,也就是繁體中文寫作,然後 Jay 將它翻譯成英文。這個角色很適合 Jay,因為他在台灣長大,然後長到十幾歲時搬到美國住。他對和尚的教誨有著深刻的了解,所以能確保在英文版中保留和尚原版的精妙之處。

我的工作便在這時出現了。我得確保不僅有正確的英文,而且是美國讀者能理解的英文。當我作了自認為適當的修改後,和尚和 Jay 又再檢閱一遍,看看英文詞語是否仍然非常接近原文的意思。因為我編輯過和尚所寫的第一本翻成英文的書——《但用此心》,這一過程對我來說得心應手。

不過偶爾我們會碰到一些詞句,讓我們發現要完美表達詞意,語言有它的挶限性!《本來清淨》的副標題便是這樣的一個例子。

翻譯此書的書名並不難,而且我們覺得它的確反映出書的內容。可是副標題的討論凸顯了東方人與西方人想法的不同。我實在不懂中文副標題的意思,可是它的最初英譯是 A Zen Talk on the Era of the Mind for Man-Heaven Harmony這句話聽起來有點笨拙,所以我把它改成 Creating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Heaven in the Era of the Mind.

加個「creating」對我來講是可以的,因為它有「讀了便會了解」的意思。可是加了此字又形成了一點原文沒有的細微用意。所以我們又從頭開始思考。有人建議 Expressing from the Formless Creative Source of Life這個句子跟原文本意沒有衝突,可是對我來講,它的含義稍微廣闊了一些。到底要表達什麼?

和尚教導過我,在禪宗,問題比答案更有力量。他覺得我自己思考副標題的意思,其意義比他一點一滴告訴我答案好。

可是我已經在出版業工作了一段時間了,而許多銷售部門的人與經銷商都不停地告訴我副標題是有它存在的目的的。它必須進一步描述書本或是成為一個扣人心弦的銷售口號。我意識到西方人的做法必然會更直接,定義會更明白,所以我把「expressing」改成 「living」。可是我還是覺得意思有點模糊,而且沒有禪的味道。他們一定覺得我太堅持己意。

可是,就像我們跟別人溝通時出了毛病一樣,我們不再推敲已經討論過的東西,而去揣摩更深層的意義。到底《本來清淨》這本書要說什麼?其實最直截了當的英譯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國讀者能了解和尚新書的意義。

The Origin Is Pure: Finding the Divine Within。這就是這本書的意義。

不是佛教徒可不可以?
Posted on 03.31.11 | by admin

如同虛空沒有形相,真理雖無一定的形式,但真理可以任何形式存在。因此真理不必是天主教、基督教、回教、佛教;真理不必是南傳佛教,不必是大乘佛教,不必是密教。真理就是真理,是普世的。*

當我第一次去毗盧禪寺與妙參、Jay(也就是翻譯中文原著《但用此心》的人)一起工作時,我很好奇他們對我的人生觀看法如何,因為我的觀點比書裡描述的更西化、更傳統。我很想知道他們是否會試著改變我的信仰,讓我變成一個佛教徒。就像我的許多基督徒朋友們一樣,想讓所有見過面的人都認識耶穌。我不知道我能否適應寺院中的生活。

在休士頓大學有一位我非常敬重布李尼‧布朗教授,她是一位研究羞恥的學者,她的研究成果應用範圍極其廣泛。她談到的其中一個議題就是正統性,在這個大類別下,她解釋了「歸屬」與「融入」之間的差異。

「融入」是變色龍的行為,就是知道如何變成跟你在一起的那夥人需要你或想要你變成的人。「歸屬」代表了解自我並且有自信,不論身在何處。我花了很多年試著要融入,做為社交玩樂群裡的愛書者、紐約客裡的德州佬、教師團裡的編輯,我變得相當善於察言觀色,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以避免惹出風波。

我在寺中學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融入是不必要的舉動。他們接受真正的我。在這裡很容易就有歸屬感。廟裡的人覺得,那些讓我們感到自己與別人不同的表面事情,只是由我們的心、業及過去行為的結果所造出來的外殼。

當我們可以理解心念是不同於這些業造的外殼時,我們就有機會見到真理。真理可以存在於我們任何一個外殼內。當我們企圖擺脫對外殼的依賴時,我們就差不多可以理解真理。

這實在是一個讓人茅塞頓開的念頭。它解釋了為什麼一個西部媽媽可以同樣地熱愛《Utne Reader》及《Southern Living》雜誌,研究盧雲神父的同時讚賞亞當‧山德勒的電影,喜歡蔬菜但更偏愛牛排,教導主日學也喝一點葡萄酒,並且在禪寺裡能感受到歸屬感。

在這禪寺裡每一個人都可以有歸屬感。

*《但用此心》第 39 頁